赵 晶
小字号
“土膏欲动雨频催,犁田里万草千花一饷开。歌声古画”春和景明,画中又到了一年春耕农忙时节。春耕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犁田里历代重视农业生产,歌声古画每逢春耕都要举行盛大的画中祭祀仪式。现存的春耕《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就是描绘清代帝王在先农坛举行春耕仪式的场景。此图共4卷,犁田里分别描绘了祭祀先农坛、歌声古画亲耕、画中观耕、春耕赐茶4个场景,犁田里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对春耕活动的歌声古画重视。
每年春耕时节,画中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历代画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这美好的图景。元代画家王蒙的《谷口春耕图》就是其中代表。狭长的画面上,青山巍峨高峻,飞瀑流淌,气象宏阔。山谷入口处,农夫正在田间赶牛犁田,田边有一执杖文人正在观看春耕,农田一侧的水塘中渔夫正悠然垂钓。近处茅屋数间,一童子手提瓮瓶似正向着田间而去,一派恬淡安宁的景象。
如果说王蒙笔下描绘的主要是作为隐士的文人“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的春耕生活,那么明代画家戴进笔下的《春耕图》(见图(局部),资料图片)体现的则更多是普通农家的春耕之景。画中远山如黛,诸峰连绵,山下茅舍隐然,柳丝含翠,桃瓣凝露,一条清溪自云深处奔涌而来,一派春意盎然之景。田间农夫赶着耕牛拉犁翻地,桃树下休憩的农夫穿上草鞋,似准备起身继续劳作,一旁的水牛慵懒地斜卧在地上,提着饭篮的孩童走过溪上木桥,被桥下潺潺的流水吸引,整个画面生动而有趣味。此图此景不由让人想起南宋诗人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中的诗句:“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古代反映农耕文化的绘画作品中,不可不提南宋楼璹的《耕织图》。此图包括耕图和织图40余幅,其中耕图自“浸种”至“入仓”,共二十一事,织图自“浴种”至“剪帛”,共二十四事。每图均系以五言诗一首,可谓图文并茂。楼璹原图现已不存,但历代都有翻刻临摹,传播广泛,其中元代程棨绘本《耕织图》是现存最接近楼璹原图的早期摹本,完整展现了水稻生产的整个流程,织图部分则展现了从养蚕到织帛的过程。此图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也具有传播农业技术的实用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及农业科技水平的重要资料。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时光流转,今日之中国大地,不也在绘制一幅崭新的“春耕图”吗?一台台轰鸣的“铁牛”取代了传统画卷中的老牛,无人机在北斗导航、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助力下进行着精准播种,这是古人无法想象的场景。风景虽殊,春耕里的期待如故,“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勤劳奋进历久弥新。在春天里播种希望、辛勤耕耘,且待金秋时节,共同迎接“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盛世图景。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1日 1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消费者报太原讯记者 冯铁飞)为全力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决有效遏制疫情发生和扩散,2月17日,山西省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全市零售药店暂停销售发烧咳嗽药品的通告 ...
随着春节和冬奥会临近,镶嵌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及冰雪元素的巨型中国结亮相北京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中心布置的“精彩冬奥”主题花坛,顶高17米,以中国结为主景,花坛底部直径38.6米,为五环环绕在 ...
明代胡光宇花卉纹铜炉上海博物馆藏)。本报电记者邹雅婷)近日,上海博物馆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镕古铸新:宋元明清铜器特展”在纽约开展。展览由两馆历经3年筹备,甄选200余件文物,涵盖欧洲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黄长青 记者 薛庆元)春寒料峭,企业复工潮来临,疫情抗战一线依然紧张忙碌。2月18日,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市场监管局携手辖区企业江苏金创信用再担保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疫情防控物资捐赠活 ...
林墨把鼓棒狠狠砸向镲片,金属震颤声惊得药柜最上层的罐子簌簌落灰。父亲冲进阁楼时,他正把褪色的“回春堂”牌匾垫在架子鼓下当防滑板。“畜生!”父亲扬起的手掌在离他脸颊三寸处生生刹住。老中医常年捣药的手指关 ...
江南的青团软糯,艾香裹着豆沙的甜,是春天的信笺;闽粤的润饼薄透,卷着脆笋与海味,一口咬下满嘴鲜;水乡的酱烧螺蛳,嘬出江湖春水的野趣。这些“老味道”是时令的馈赠,更是代代相传的手艺。见习记者 潘晓文 记 ...